缘何如此高溢价
从昨日已成交的情况来看,米企纷纷不断加价抢购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春节后疫情突然爆发,前期大米市场处于萧条期,米企均为稻谷低库存降低风险,需求大量增加让米企仅有的库存消耗完毕,紧接着就迎来了淡季,囤库存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另一方面,四月初开始下游经销商抢米,米企均高价收购稻谷满足客户需求,终于国家出手,米企也是为了保证后期有粮可加工,因此高溢价成交也不足为奇。
南北米价差缩小
2019年新米上市后,南北方米价价差不断扩大,特别是江苏在仓容少,托市力度弱和丰产的背景下,米价一路走低,与北方价差扩大近0.3元/斤,随着品种改良,口感均不亚于东北产大米,致使东北米外发受阻,各销区均是鲁、苏、皖的天下。然而四月初开始峰回路转,江苏产区稻价快速飙升,特别是4月17日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销售15288.825吨2019年张家港产稻谷,起拍价(车船板价,另收30元/吨出库费用)均为2600元/吨,全部成交,这位该省大米价格至少稳定在1.90元/斤,因此东北普通圆粒大米竞争优势提升,截至到本周五黑龙江19年产圆粒大米出厂报价在1.93-2元/斤不等、特别是当前江苏本省整体粮源少,而库存粳稻中黑龙江产区所占比重较大,后期陈米价格或较低,有更多的机会去赢得市场,不过是市场将始终遵循优质优价的选择。
稻强米弱利润低
这轮无论是稻子涨价还说大米涨价,笔者认为米企所赚的利润并不高。常听米企说的是大米涨价的速度远不及稻谷上涨的速度,稻谷涨2毛,大米顶多涨1毛,价格高了下游批发商根本不买账!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开机率上来了,副产品米糠、稻壳也在大幅跌价啊!特别是稻壳、壳粉每吨下跌80-100元不等,这均是压缩米企加工利润空间的主要因素,这轮的高溢价望不要给米企带来销售压力。
临储拍卖常态化
2020年国家临储拍卖较往年相比提早了一个月的时间,便于稳定市场物价不过份的快速上涨。2019年国家临储拍卖增设了专场拍卖,而今年暂时未有安排,有消息称月底前这两场只是临时性的,预计五一节后拍卖将常态化,是否还会增设专场不得而知,因此建议米企下一轮拍卖一定合理参拍,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安排,否则自己买单。
综上所述,期望各位参拍者真正手握订单有十足的信心将自己所拍的稻谷能够顺利加工出售出去,而非盲目的参拍,不计后市如何。众所周知国家稻谷库存总量超1.2亿之多,后期底价成交的概率很大。各销区随着气温的升高,大米消费总量必然下降。同时疫情之下国内各行各业所受重创而并非一星半点,经济可谓是元气大伤,特别是餐饮业冷冷清清,随着输入性病例增加各地初高中学校再次延期开学、高校开学遥遥无期,这无疑减少了市场的刚性需求。要说19年产大米市场将保持高位震荡,毕竟相较于陈粮其成本在那,但上半月居家大量囤米是不是得需要两至三个月的消化期,再次迎来上涨恐怕需要等到7-8月份了。